“在留學國家的選擇上,美國連續3年是留學首選——50%的學生傾向選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緊隨其后,德國、新西蘭和法國的占比較去年有小幅提升。”《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留學目的國分布的整體格局較為穩定。
留學目的國整體格局穩定,新興留學國家因“人文與自然”受青睞
眾所周知,過去一年中,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接連發生,但白皮書發現,留學人群并未過多受此影響,51%的人認為當前國際局勢基本不會影響留學目的國的選擇。
經過3年的數據調研,白皮書發現國家的教育水平連續兩年是留學人群選擇留學國家的最重要考慮因素,占比51%,說明留學國家的選擇主要以求學為目的。同時,國家的綜合實力以及文化也是留學人群考慮的重要因素,語言環境、氣候環境、安全問題、該國的專業優勢也占到一定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將合適的專業作為留學的重要考慮因素,占比達到46%,而將學校作為首要考慮因素的比例略低于43%。對于新興留學國家,人文與自然環境則是主要考慮因素。
本年度白皮書由新東方前途出國咨詢有限公司聯合新東方國外考試推廣管理中心、北京海威時代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維薩(VISA)國際組織、北京凱度華通明略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并首度聯合新東方歐亞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北京斯芬克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合作調查并推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新東方前途出國常務副總裁孫濤表示,低齡留學家庭在選擇留學國家時,除傳統教育強國美國外,新西蘭、加拿大也深受他們的青睞,原因可能在于留學這些國家的性價比較高。
因職場壓力選擇留學的群體增加,內在自我提升是留學主要目的
在今年的調研中,目前正就讀于中學及以下的計劃留學群體,達到全部調研人群的30%。對于適合留學的最低年齡階段,約3成家長認為高中階段就可以出國留學。總體而言,留學人群仍呈年輕化的趨勢。同時,“已畢業”的計劃留學人群占比較去年上升了4%,可見當前人們的就業壓力較大,更多的人希望通過留學的方式來尋求未來發展道路。
對比2016年,決定留學人群出國留學的因素主要來自內在自我提升的驅動,例如拓展國際視野與豐富人生經歷是出國留學最主要的目的,占到了61%。相比較之下,應試壓力、周圍人的影響、氣候等外在壓力因素則處于次要位置。
白皮書認為,當前的國內留學群體在選擇留學時越來越理性。在選擇專業時,超過一半的人將興趣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并且更加關注學校、專業與學生特質的契合度,開始不再盲目追逐頂尖名校。
在留學籌備過程中,擇校、申請、就業等越來越成為關注重點,比如半數受訪人群表示會關注“未來就業情況如何”。50%的學生希望在接受留學服務的同時,能得到職業規劃及就業指導的服務,可見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整體留學目的性增強。這還表現在選擇留學院校時,除對學術能力的關注外,畢業后薪酬也深受重視。
海歸歸國就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但整體反映工作滿意度偏低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留學生人數已達50多萬。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更多學生愿意歸國就業——73%的留學人群計劃完成學業后歸國就業。不少留學人群愿意在留學當地工作一段時間后回國就業,并希望海外工作經驗對未來就業有幫助。
“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是海歸選擇就業城市的主要原因。”報告發現,被調查者選擇目前工作城市的理由排在第一位的是該城市“經濟發展快”,隨后是“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產業基礎好”“公共資源集中”“有較好的人脈關系”等因素依次排列,占比分別為35.9%、31%、30.7%、27.3%。此外,選“相關人才政策吸引”作為理由的有17.6%,說明政府的人才引進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一線大城市房價較高,而且租房和生活成本高,只有6.8%的被調查者選擇“房價等生活成本較低”。在“其他”這個選項中,有一大部分被調查者坦言選擇現在的工作城市因為離家近、留在家鄉等家庭原因。
在海歸就業渠道選擇方面,海歸主要通過招聘網站、社交媒體等公開渠道找到工作,占比60.4%,還有17.1%靠家人或者親戚、朋友等推薦找到工作。只有12.3%通過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等留學人才招聘平臺找到工作,說明此類針對留學歸國人員的招聘平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通過獵頭、人力資源公司等中介機構找到工作的人占比最少,只有4.3%。海歸就業單位和行業方面,民營企業成為海歸就業的主體,超過1/3,而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的被調查者比例基本一致,分別為22.4%和21.2%。金融行業成為海歸就業的熱門專業,占到20.3%。
白皮書發現,海歸對所在行業未來10年發展前景總體肯定,42.3%的被調查者持積極態度,33.3%的被調查者認為發展平穩。根據調查,海歸就業呈現多元化態勢,而85后海歸主要從事基層工作。同時,85后海歸薪酬競爭力并不強,集中在5000元到1萬元之間。需要強調的是,超過8成的海歸覺得“學非所用”,工作滿意度整體偏低,主要表現在“所學”與“所用”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比如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認為,工作內容和海外所學的匹配程度一般。
留學群體對新興留學國家申請流程缺乏了解,留學工作室仍屬小眾選擇
報告顯示,留學人群對于傳統留學大國,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留學申請流程已經非常了解,但一些計劃選擇新興國家留學,包括新西蘭、部分歐洲國家和亞洲國家的留學人群,對于如何進行留學申請的了解程度相對較低。
“調查發現,留學申請準備周期縮短,表現為提前半年準備的占比明顯增高。”報告認為,半年的準備期對留學申請來說確實緊張,可能會錯失一些更好的選擇機會,而早做準備和規劃可以增加申請到最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的概率,從而使留學價值最大化,所以建議想留學的學生和家長早做準備。
在選擇留學服務機構方面,比例較去年上升了14%,而與此同時,自主申請(DIY)留學的人群仍是少數,僅占15%。近年來,留學市場上大量出現小型留學工作室,但報告顯示,55%的受訪者表示更愿意接受全國連鎖留學機構的服務,而選擇小型留學工作室的比例僅占4%,并不是學生和家長的主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