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欄目:新聞資訊 人氣:0 日期:2018-09-01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未來將動態調整5000元個稅起征點
據悉,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表示:此次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也就是大家說的起征點,是這次修法的重要內容,社會關注度很高。最終將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確定為每月5000元,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是統籌考慮了城鎮居民人均基本消費支出、每個就業者平均負擔的人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因素后綜合確定的。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數據測算,2017年我國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約為每月3900元,按照近三年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年均增長率推算,2018年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約為每月4200元?;緶p除費用標準確定為每月5000元,不僅覆蓋了人均消費支出,而且體現了一定的前瞻性。
二是這次修法除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外,還新增了多項專項附加扣除,擴大了低檔稅率級距,廣大納稅人都能夠不同程度的享受到減稅的紅利,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獲益更大。僅以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這一項因素來測算,修法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占城鎮就業人員的比例將由現在的44%降至15%。
三是在稅法審議過程中,根據各方面的意見,又增加了兩項扣除,一是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二是允許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類收入在扣除20%的費用后計算納稅,這樣使得相當一部分納稅人的費用扣除額進一步提高。月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稅負可降低50%以上。
需要說明的是,5000元的標準不是固定不變的,今后還將結合深化個人所得稅改革,以及城鎮居民基本消費支出水平的變化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從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以來的幾次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調整就能充分地說明這一點。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以來,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一共經歷了三次調整,第一次是在2005年,由每月的800塊錢提高到了每月的1600塊錢,第二次調整是2007年,由每月的1600塊錢提高到每月2000塊錢。第三次調整是在2011年,由每月的2000塊錢,提高到每月的3500塊錢,這次修法就是由每月的3500塊錢提高到了每月5000塊錢。
6個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實實在在的減稅紅利
據了解,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讓納稅人盡早享受減稅紅利,今年10月1日起,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并按新的稅率表計算納稅。明年1月1日起,將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項所得與工資薪金合并起來計算納稅,并實行專項附加扣除。
大白新聞注意到,此次修改后的新個稅法設立了6個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據悉,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就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等法律案有關問題的發布會上向媒體表示:根據稅法授權,國務院下一步將對扣除的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作出具體規定。實施專項附加扣除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對納稅人的申報納稅和稅務機關的征收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這一項政策平穩實施,財政部將結合現有征管條件,對有關制度本著簡化手續、便于操作的原則來設計。初步考慮對專項附加扣除設置一定限額或定額標準,既要保障納稅人方便納稅,相關支出得到合理扣除,又要體現政策公平,能夠使廣大納稅人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減稅的紅利。
據媒體報道,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劉麗堅提出,規定出臺以后,為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簡化操作,國家稅務總局將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操作辦法。在具體操作中,初步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申報就能扣除。納稅人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申報就能享受扣除。申報時盡量減少資料報送、簡化辦稅流程,相關資料和憑證盡量不用報送到稅務機關。
二是預繳就能享受。個人還可以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給單位,每個月發放工資、代扣個稅時,單位就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扣除,這樣納稅人在每個月的預繳環節就可以享受到改革紅利了。三是未扣可以退稅。如果個人沒有將自己的相關信息告訴單位,預扣預繳環節沒有享受到或者沒有享受到位的,可以到第二年辦理匯算清繳的時候申請退稅,稅務部門將為大家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退稅服務。四是多方信息共享。在這次個稅改革中,稅務部門將與多部門實現第三方信息共享,核對申報信息的真實準確性,最大限度地減少納稅人提供證明材料,“讓信息多跑網路,讓納稅人少跑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