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政策法規 人氣:0 日期:2020-09-27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最近常有申請人來提問陳老師:
老師,我完全按照居轉戶政策所指出的條件入職工作,繳納社保個稅,居住證也滿7年了,為什么還是被退回了申請材料?無法一次通過落戶申請?
陳老師解答:
根據政策原文所指出的條件準備居轉戶是正確的,但被退回申請材料很有可能你沒有關注這些條件的背后含義!
政策原文:
(一)持有《上海市居住證》滿7年
解析:
政策要求申請居轉戶的申請人必須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累計滿7年(即84個月)。如果中間沒有進行更新,就算做中斷月份,中斷的時間段不能算作累計。
2018年前有暫住證,暫住證不能算作有效累計時間。2018年1月1日之后持有的長期居住證可以算作連續累計時間。
另外如果持有的是CW9開頭的“人才引進居住證”也可以計入居住證累計的84個月之內。
政策原文:
(二)持證期間按照規定參加本市城鎮社會保險滿7年
解析:
按照規定參加本市社保,指的是依法繳納社保,沒有出現漏繳、補繳的情況。
社保繳納也是需要進行累計的:
第一、漏繳補繳不認可
第二、只有在持有居住證期間繳納的社保才屬于落戶有效社保。
很多申請人會說,人社是認可補繳的社保的,為什么到了人才中心就不認可了呢?
原因很簡單,人社不管落戶的事,人才中心才是最終處理落戶申請的地方,一切以人才中心為主。
政策原文:
(五)符合國家及本市現行計劃生育政策、無刑事犯罪記錄等其他不宜轉辦常住戶口的情形。
解析:
關于計劃生育的問題,人才中心使用的是新人新政策、老人舊政策的規律。
2016年前出生的二胎,如果沒有準生證仍舊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落戶申請自然也會被駁回。
政策原文:
(三)持證期間依法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
解析:
個稅繳納需要依法,如何才能做到依法繳納沒有問題,需要避免以下幾個情況出現。
① 不能出現同一月份有兩家以上公司同時報稅
這是常見的“重稅”情況。
一般來說,由于換工作導致了一兩個月重稅是沒問題的。
但如果長此以往有不同的公司同時給你報稅,就是實證偷稅漏稅了。
如果這種情況,就需要去稅務局做并稅操作,將欠繳稅款和滯納金補齊,才能申請居轉戶。
如果有出現零個稅情況,那這段零個稅的時間需要在累計時間段內扣除,后續需要重新累計才能提交申請。
簡單來說就是社保基數為多少,相應的個稅也要按照這個基數來交,才算是匹配。個稅社保不匹配是居轉戶的大忌,往往不匹配是無法落戶的。
低稅底社保就是沒有按照落戶需要的社保基數進行繳納,而是按照上海市最低社保基數進行繳納的個稅跟社保。按照最低社保和個稅繳納的時間段無法將計入落戶有效社保時間。
非滬外地單位繳納的個稅情況,往往申請人本人在上海工作,社保也交在上海,但是工資跟個稅由外地繳納。外地繳納的個稅不在申請上海居轉戶的認可范圍內,申請人一定要注意社保和個稅都需要在上海繳納才行。
政策原文:
(十四)持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按以下程序辦理:
1.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通過“一網通辦”系統收到申辦材料后,對材料不齊全的,告知申請人補齊相關材料,對材料齊全有效的,進行現場受理,并在現場受理后的30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初審合格的,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
2.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照規定,對初審通過的材料進行審核,在4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3.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通過的,及時將審核合格人員信息在政務網上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4.公示無異議的,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通過數據共享方式,將審批信息發送至市公安部門。
解析:
從政策原文提供的時間節點來看可以得到:
初審15天
↓
現場受理初審30天內
↓
現場初審結束后在40天內完成審核
↓
通過落戶,公示7日
但是這組數據也僅供參考,真實辦理時間會有所出入。
比如會因為材料不齊→花時間需要補材料→花時間排隊重新審核。
總體來看,反反復復大致需要6-8個月才能走完申請流程成功落戶。
在排隊過程中,申請人往往會十分心急為什么沒有消息提示,但是沒有需要補充材料的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補充材料就意味著要重走前面的步驟流程,時間只會拉得更長而不會縮短。